“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持。当前,法院系统正在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掀起法院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提高法院队伍的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保障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2011年6月,我赴文水县人民法院任职以来,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善办公条件入手,把审判工作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解决问题让同志们看到希望,通过抓文化建设凝聚人心、提高素质、提升公信力,推动了法院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一、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初到文水县人民法院,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环境:墙体裂缝、墙皮脱落、屋顶漏雨、取暖管道近乎堵塞的办公用房;情绪低落、士气不振的干警;隔三差五哭诉闹访、影响正常办公的当事人。经过深入思考、认真调研,院党组统一思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立即着手解决遗留问题。一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吕梁市委给文水县委批转需办理的70件信访案件中,9件是涉及法院的,全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这几位老上访户只要一到上班时间,就堵在我办公室门口,不是哭诉就是质问,腾出时间思考问题都成为一种奢侈。司法良知告诉自己,他们也有他们的伤心和无奈,需解开“法结”和“心结”。我亲自耐心、细致、热情地为这些上访户做释法明理工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筹备了司法救助基金。9件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多方努力7件已全部解决,2件基本落实。我院坚持边处理边总结,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深化对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思考,形成了涉诉信访案件处理的工作机制即涉诉信访接待处理机制、涉诉信访工作联动机制、信访终结移交机制,畅通了诉求表达渠道,形成了整体解决涉诉信访的合力,从而使涉诉信访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解决执行积案多的问题。针对执行案件数量多、种类涉及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办案人员相互推诿、当事人反映强烈的问题,我果断调整党组成员分工,亲自主抓执行工作。我首先要求执行人员树立生道执行、原情执行、谦抑执行、和谐执行、经济执行、高效执行的理念,“不喊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群策群力执行案件,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全力支持。其次,根据执行任务、执行工作难易程度和执行人员特点、性格及业务能力实行分片包干、定职定责,强化了执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三,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措施。对于互相交叉、互有联系的案件,采取抓住焦点、连环解套法,一次行动可使多案得以执行;对于白天外出躲债,深夜返回住所,与执行人员周旋躲债的当事人,采取攻克难点、凌晨行动法;对于久执未结的“骨头案”、“钉子户”、“赖账户”,采取集中警力、重点执行法;对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影响的案件,运用请示汇报、协调执行法稳妥执行。一个月时间就执行30余件,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三是解决办公条件差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下,一方面积极协调,完成了审判大楼选址工作,并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另一方面,本着节约适用的原则,将旧楼进行了维修,更新了办公桌椅,为干警工作提供了一个温暖、敞亮、明净的办公环境。为满足全院干警文化生活需求,建立了一个集网络、阅读、健身、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生活区,满足了干警工作之余的基本需求。四是解决干警思想问题。针对法院多年未进行人员调整,大家信心不足、工作无望的现状,我首先组织大家开展大讨论,亮思想、摆问题、查原因,告诉大家党组相信每位干警都是太阳,都能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我将“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八个大字挂在主楼前,用这一精神载体激励干警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培植干警拼搏奉献、争先创优的精神品格。
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干警思想得到了统一,这就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实际,务实创新,积极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我深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法院文化建设是凝聚人心、激发创造力,确保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司法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法院审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立足干警思想实际,结合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力求在文化建设上做文章,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以期起到集中干警智慧和力量,推动法院工作的作用。
(一)坚持用先进思想占领阵地,提升干警思想素质。干警工作动力是审判工作之根本。我院积极抓好干警的思想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法律思想的影响;坚持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建设的激励和引导功能,把信念转化为干警的自觉行动,着力提升干警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干警”活动。一是开展培训教育,举办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注重对一线干警和新参加工作干警进行培训。二是开展演讲比赛、征文书法、绘画、摄影、文体比赛等活动,丰富干警精神生活。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广泛开展向宋鱼水、陈燕萍、詹红荔等先进典型及身边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四是开展法官入村活动,结合当前开展的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组织30多名干警深入农村入户排查,先后走访900余户村民,了解村民的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真正使广大干警进一步强化为民情怀、百姓情结,进一步拓宽知识领域、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审判作风。在具体的实践中,我院把“崇尚实干、力戒空谈”作为院训,从我做起,自觉实践,打牢了干警立足审判、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创新审判管理方法,提升审判管理水平。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果一定程度体现在审判管理方面。先进、文明、规范的管理手段是确保司法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重要措施。我院抓住当前影响法院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经院党组反复讨论,出台了“三会制度”,定期召开,每月1次,便于院党组掌握重点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1、案件办理通报会。由各分管副院长主持所属业务庭庭长定期召开。庭长汇报案件办理情况,包括收案、结案情况,调解、撤诉、判决情况,和解、强制执行情况,然后由分管领导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每季度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各部门法官办案情况。
2、信访案件分析会。是信访接待办公室、信访案件承办部门通报当前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的会议;是研究、分析、提出处理信访案件具体办法的会议;是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上访案件发生的会议。我还积极同有关领导和部门协调,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加大了对受害人司法救助的力度,起到了维护稳定、减少信访的作用。
3、廉政建设谈话会。根据公正、廉洁执法要求,按照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的部署,适时组织干警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并学习上级纪委、上级法院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规定,让干警牢固树立廉政建设无小事的理念,时刻紧绷廉政建设这根弦。针对个别干警办案当中的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通过会议通报、会后谈话、大会批评的形式,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积极营造深厚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建设品位。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方面体现法的内涵、院的特色、文的品味,化的功能。一是注重特色,结合本地实际提炼法院精神,着手组织编篡《文水县人民法院志》。二是明确制度,进一步规范约束指导干警言行。三是完善设施,强化物质文化建设,注重审判场所、办公区域的文化形象,精心打造文化长廊。同时加强干警之家、职工书屋的建设,建立了调研奖励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关设施,科学配备、更新法律业务书籍及其他各类书籍,为广大干警工作、学习、健身提供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在陶冶干警情操、凝聚队伍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法院干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为干警公正、廉洁司法搭建了一个平台,在提升法院文化建设品位的同时,有效推进了法院审判工作和廉政建设,有力地服务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四是完善以审判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岗位责任体系。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用工作业绩评价人、激励人、使用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五是融入科技手段,开展网上办案,进一步规范法律文书制作和庭审程序,规范裁判文书审核、签发程序,从工作细节上着手,不断完善合议庭、审委会功能,促进结案率、调解率、撤诉率、服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发还改判率、申诉率、重信重访下降。
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工作抓文化建设,强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使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人民法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审判工作发展,以高水平的审判活动彰显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