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回应和解决当事人反映打官司难的问题,石楼县人民法院坚持“民生无小事”原则,着力在细节和质效上做文章,努力让老百姓打“便捷、经济、高效、实惠”的官司,进一步增强人民法院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诉讼立案突出“简”。当事人因为欠缺法律常识,诉讼能力较差,往往存在害怕到法院打官司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石楼法院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即推行接待、审查立案、收费一条龙服务。二是实行首问负责制,立案庭工作人员对于初次接待的当事人,一次性回答全部咨询问题,告知其准备起诉或应诉的全部材料。三是允许口头起诉,对于文化层次低,无书写能力的当事人,允许采取口头起诉的方式,由立案庭工作人员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基本事实记入笔录,简化当事人的诉讼手续。四是实行全程导诉制。立、审、执每一个环节,都有审判人员对诉讼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进行释明,使当事人能够综合法官的提示,合理地选择解决途径。
诉讼费用突出“省”。让当事人花最小的诉讼成本,获得最大诉讼效益。一是上门立案,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推行上门立案;对于工作时间繁忙当事人,采用电话预约休息日或节假日立案,减少当事人交通费用支出,减少因为诉讼活动导致的对当事人正常工作收入的影响。二是实行诉讼费减缓免制度,对于外出农民工、下岗职工、五保户等经济困难弱势群体提起诉讼的,简化审批手续,从宽把握诉讼减缓免条件,不把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拒之门外。三是实行巡回办案,到案发地调查取证、进村入户庭审、到当事人所在基层组织送达,最大限度的体察民情,为当事人着想,努力减少诉讼支出。四是以调解撤诉为首选结案方式,合理规避诉讼费用支出成本,对于能够以调解撤诉方式化解当事人纷争的,首选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最终实现减半交纳诉讼费的目的。
审判过程突出“快”。为了加快办案速度,缩减办案周期,一是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办案范围。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尽量适用简易、速裁程序审理。严格控制以延长案件审限为目的,随意由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换。因案件情形发生变化,或为了缓和矛盾,确需变更审判程序的,必须经过分管院长审批。二是推行繁简分流。体现当繁则繁,该简则简的要求,在庭审、文书制作及送达等环节简化程序,同时满足当事人解决纠纷和减轻诉累的多方面诉求。
执行阶段突出“实”。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实体权益不能到位,对于当事人来说法律文书就是白纸一张。一是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对于追索“三费”(劳动报酬、损害赔偿等费用)及时裁定采取先予执行措施,使当事人能够维系基本的生产生活,让受侵害的当事人得到及时治疗,减轻危害后果。二是坚持“三穷尽”,案件执行做到穷尽执行措施、执行方法、执行财产,否则不得裁定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案件须报分管院长审批。三是规定执行和解比例,凡该院受理的执行案件,只能以和解方式结案一次,不准许反复申请反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