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隆冬,天气尚暖,阳光缕缕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桌上的绿萝生机盎然。看着眼前这一切,我温柔微笑。来到吕梁中院,来到这间办公室已经不知不觉一年光景了。思绪开始翻飞,想到去年准备考试时那个奔波努力的自己,想到面试答题完毕走出考场那个脚步轻快的自己,想到第一天来上班时那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自己,想到工作中第一次犯错时那个忐忑不安害怕被批评的自己......
在我二十四五岁的这两年里,我经历了很多,遇到挫折的时候,失落过,颓废过,但更多的是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行;遇到成功的时候,飘飘然过,忘乎所以过,但仍然能够冷静克制,提醒自己要不骄不躁,踏实走好每一步。
遥想去年的那个自己,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是一次变形,从一只事事依赖他人的米虫,经过自我沉淀和升华,最终破茧而出变身蝴蝶,在蔚蓝的天空舞出独属于自己的色彩......
米虫期
2014年秋天以前的我,由于毕业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待在家里,变得懒散,浮躁。特别是考试屡次碰壁之后,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我选择了逃避,像一只敏感懦弱的小蜗牛,躲在自己的壳里,对未来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偶尔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但不愿意去付诸行动。这段米虫生涯,是我毕业以来过得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光,现在想想那个一事无成还满腹抱怨的自己,真的是很羞愧。
虫茧期
2014年冬天,伴随着面试、体检、政审的顺利完成,我的工作也最终确定下来,周围人羡慕的眼光,父母满意含笑的眼神,自己的努力最终得到回报,都让我的生活处处充满着暖暖阳光。当然,轻松愉快的日子是短暂的,在上班以后,我又经历了一段并不愉快的适应期。初到单位的几个月里,在工作方面我遇到了三大难题:第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懂不会的地方太多,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时基本用不上;第二,理想与现实脱节。想象中很简单的一件事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困难重重;第三,人际沟通能力欠缺。本身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导致了一些同事在认识我初期对我产生了些误会,不利于同事间的团结合作。同时,在生活中也渐渐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的原因还是沟通变少了。在我被分配到这个岗位以来,财务工作一直是事多人少,这项工作又要求我必须时时刻刻认真细致,所以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很疲惫,回了家也只想静静地早点休息,时间久了,与父母相处沟通的时间就很少,在出现一些争执的时候,也不能很好的互相谅解,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身心俱疲。
难挨的适应期持续了大半年,我最终被一本《活在当下》的书拯救了,作者是美国畅销女作家芭芭拉·安吉丽思,书中的原话已经记不清了,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改变当下不好现状的法宝首先是勇敢地接受它,接受工作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承认不完美的存在,才能不懊恼,不沮丧,不失望,才能有勇气和决心去改变现状。其次,要剥离工作和生活。当工作来临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直到顺利完成;当回到家庭,面对父母的时候,不提工作,不将负面情绪带到家里,保持好和谐安定的家庭氛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自身心态的摆正。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所处的现状和环境,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明确自己在某一项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谋定而后动,才能事半功倍。这样,即使一件事最后没有办好,也能快速分析究竟在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才能避免。
化茧成蝶期
现在回想起来,2015年这一整年我几乎都用来调整自己,适应工作了,但这并不是虚度光阴,这段适应期反而让我得到了蜕变和升华,最终为我化茧成蝶提供了丰足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我,在面对不熟悉的工作时,会迎难而上;现在的我,在面对陌生人时,能够坦然微笑,开朗自然;现在的我,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在偶尔犯错时,赧然一笑,积极改正弥补;现在的我,理论和实际之间刚刚架起一座桥梁,不会再茫然无措,凭空否定自己;现在的我,即使工作再辛苦,加班再晚,也能与父母平和聊天,与闺蜜朋友嬉笑怒骂......这一年,我的烦恼增多了,快乐也增加了;这一年,我依然感到自己不够成熟,粗心大意犯错被领导发现的时候,依旧脸红懊恼,但是我不再害怕胆怯,畏首畏尾;这一年,我还是一只默默努力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小虫茧,我不急着破茧而出,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沉下心完善自己,最终化茧而出的蝴蝶将会是最坚强最美丽的。
有一句话说得很在理,我将它当作我的结束语:人生就像盖楼,现在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情都是未来缺一不可的基石,等盖好了这平凡的一砖一瓦,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摩天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