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岁末,“一穷二白”的我踏进了这个大院,“办案经验”还仅限于大学时参加的模拟法庭大赛,以及大脑里储存的N部TVB律政神剧。曾经无数次想像我“战斗”时的场景:那应该是在一次庭审现场,辩护人席上的我慷慨激昂、据理力争,最后通过我的缜密逻辑、滔滔雄辩,再次成功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得到了法官检察官的尊敬和认可……回归现实,我没有高呼“objection啊法官大人!”,而是成为了一名法院新鲜人。
匆匆2015,回想曾经的自己,最初的梦想如同倔强的小火苗依旧在内心欢愉地跳跃着;回顾这一年,我感谢中院这片热土,实现了我的职业理想,让少不更事的我历练、成长。
这一年,十项全能养成记。没做过书记员的法官不是好庭长。发送传票、电话通知、庭审记录、装订卷宗、移送案卷……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大有学问,更容不得一丝马虎。为了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我们需要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自动切换。普通话可以体现我们的专业和严谨,而方言在特别的情况下可以拉近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更便于交流。想想一段时间之后,我会通晓我市“十三国”语言,就觉得自己棒棒的!为了提高庭审效率,我们需要在庭审前提前阅卷,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做好初步记录,以便庭审过程中能够与审判人员节奏一致。为了在移送卷宗过程中不遗漏、不出错,我们需要一遍遍核对案卷数量,检查所需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而正是通过这些重复繁琐的基础工作,我快速了解了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和程序规范,揣摩出了同当事人的相处之道,磨练了心性,增加了底气。谢谢蓉蓉和珊珊对我一次次的帮助,让我这一年里如沐春风,温暖着,成长着。
这一年,追随师傅练功记。加入刑二庭之后,师从三位风格迥异的领导:温文尔雅的武庭、雷厉风行的刘庭、细致认真的康庭。从提审讯问、开庭审理到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定罪量刑的证据标准,老师们身体力行地教给我优秀的司法工作者如何办理案件。记得第一次提讯,为了避免被告人看我是一副初出茅庐的样子而不如实供述,我更换了法院制服,在桌前挺直了腰杆,话语铿锵有力,学着老师们往常的提讯流程向被告人发问。再后来跟着老师们提讯,经验逐渐丰富起来,我慢慢总结出讯问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一份讯问提纲要建立在对案件情况详细了解的基础之上,每个问题要环环相扣,注重逻辑更要不失细节。而与被告人的交流方式,不是一味地严肃苛责,要量体裁衣,以实现刑法惩罚与教育之双重目的。谢谢老师们对我的耐心和包容,让我这一年里如晨光熹微,感动着,收获着。
这一年,敏感神经打磨记。法院工作的我们,难免会接触社会扭曲的一面,并且易于把这种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来,对我们追求生活的真谛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法院人,有的时候我们反倒需要培养自己的“钝感”,将工作与生活相剥离。当媒体未经考实报道法院负面新闻的时候,当部分人群对法院工作不认可的时候,当遇到当事人闹访的时候……我们要学着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在严守公正底线的同时,善待自己,保持生活的微笑。
这一年,我追随着尊敬的老师前辈们汲取能量,接受指引;这一年,我结识了众多并肩战斗的法律人,共同向往法治明天;这一年,我以青春之名把最善良的心当做最好的法律,公正判罚,正义裁决。
一年前,我向往鲲鹏,只因崇尚自由;一年后,我重读《逍遥游》,体会到了其中更深层次的意蕴。巨鲲深蓄厚养,离不了积厚之功;大鹏自在高举,离不了心灵的沉淀与累积。若没有辽阔之北海,就不会有巨鲲或大鹏。这一年,感谢中院的深厚底蕴,感谢诸位领导的包容鼓励,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引教导,带给我辽阔的视野和眼界,教会我深厚蓄养的修持功夫,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2015年岁末,斗志昂扬的我穿梭在这个大院,心怀梦想、向往远方。再见,2015,你为我拉开了职业的序幕,容我华丽登台、优雅演出;你好,2016,我还是会以一颗同昨日一样年轻的心迎接你,勇敢向前、绝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