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很少外出,所以,坐飞机对我来说,仍然是比较新奇的事情。隆隆的引擎声,缓缓的滑行,逐渐加速,接着腾空而起,冲向苍穹。从窗口望去,下边是云涛雾海,一望无际;上边是蓝天万里,寥廓无边;下上的交合处,形成一道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弧线。
在距大地几千米的高空飞行,不由得人浮想联翩。
人类向外拓展的成果,确实是辉煌的。两千多年前诸多哲人遨游太空的想象,如今变成了现实。孔夫子周游列国,就那么几个地方,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而现代人外出,可以轻松地一日千里。现代人享受着以往帝王将相闻所未闻的生活,但仍然在一往无前地向外拓展,离自己的中心越来越远。当我们不断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总是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当我们不断获取外在物质享受的同时,总是不断失去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难道我们都要变成不断创造欲望并不断满足欲望的物种吗?
人类作为整体,确实是越来越强大。但作为个体,却越来越脆弱。脆弱到简单的停水停电就会让人发疯;脆弱到难以离开自己创造的现代环境。整体的强大吸走了个体的能量,个体渐渐丧失了自我。人类不断远走高飞,离自己的中心越来越远。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看起来是创造幸福的同时,却又创造了诸多不幸。向外的拓展,完全取代了向内的探索。内在空虚,迷失了自我,成了迷途的羔羊。这,或许正是人类全部悲哀之所在。难道我们就应当这样一直走下去,不需要一场自我回归的革命吗?
人类总是向往高度,追求高度。登月球,可以验证古人想象中的“琼楼玉宇”。坐飞机,可以一览天空之美景。登泰山,可以小天下。权位的高度,可以俯视芸芸众生,在权杖的拨弄下,惶然奔逐,莫名其妙地忙碌。财富的高度,可以显示“一般等价物”的威力,感受那种无孔不入、横扫一切的快感。名望的高度,可以斜睨一举一动,牵动万人瞩目的那种轰动效应。GDP的高度,可以创造海市蜃楼,在美丽的幻觉下,掩盖现实的悲哀。高度意味着超越,意味着成就。但是,在盲目追求高度的同时,不可忽略和忘却平实。“虽高必以下为基”。最终,高度都要回归于平实。平实,既是起点,又是落脚点。平实,既是生命的根基,又是生命的归宿。平实,既是坦然,又是永恒。平实支撑一切高度,平实助成一些伟大……
飞机开始降落,我感受到了大地的平实。
如果我们不把物欲当作唯一的追求,如果我们能进行一场自我回归的革命,如果我们在追求高度的同时,心中常存有平实,那么,生命的花朵就会绽放,幸福就会在眼前,在淡定与从容中,充实短暂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