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离石法院创新司法为民方式
创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5-12-24 15:29:52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法院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实际”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扩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构建司法为民新平台。

一、基本情况

该院有内设机构26个,核定中央政法专项编63名,事业编12名,工勤人员18人,聘用人员30人。

自2006年以来,该院案件数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3年收案1473件,2014年收案2283件,2015年1-11月收案2418件,案多人少的压力日益剧增。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涉诉信访压力也越来越大。原立案信访窗口有5名工作人员,仅有立案审查、诉前保全、信访接待、申诉复查等四项功能。2015年初,该院根据市中院党组的工作安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期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外地法院先进经验,将原来的立案接待大厅改建成为功能完善、制度健全、职能明晰、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展现吕梁法院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建设过程中,该院始终坚持高标准、多功能,努力健全软硬件设施,实现“区域设置科学化、流程信息公开化、立案手段科技化、服务措施便民化”。

完善硬件设施,打造一流窗口。改建后的服务中心由原来的50平方米扩展到200多平方米,设有导诉服务、立案登记、费用结算、12368服务热线、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信访接待、领导接访、视频接访九个窗口。配置了休息座椅、电子显示屏、复印机、饮水机、笔墨纸张等便民设施。划分休息区、自助区、柜台服务区三大区域,柜台内设导诉台进行诉讼引导,让群众感到法院人性化关怀,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

优化人力配置,实现一流管理。坚持优中选优,科学调配,从各部门选调年富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警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中心现有固定工作人员12人。12368服务热线,由法院助审员以上人员轮流担任接线员;院领导每日轮流接访;法律援助引进职业律师进行;诉前调解由专职司法助理人员进行。对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举止得体,服务周到,用语文明,做到分工不分家,当事人无论走到哪个窗口,都能得到笑脸服务。

三、诉讼服务中心运行

完善中心职能,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合理配置实现一岗多能,使诉讼中心具有诉讼服务、纠纷化解、信访接待三大主要职能,具体包括:诉讼引导、诉前释明、立案登记、诉讼费收取、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案件查询、材料收转、诉前保全、判后答疑、诉前调解、立案调解、诉前分流、排期开庭、案件速裁、信访接待、司法确认、文书送达等24项功能,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坚持能动司法,延伸服务职能。在强化大厅服务之外,对那些老年人、残疾人、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该院还开展上门立案、邮寄立案服务,特殊案件在诉讼热线12368预约后,安排专人负责,可在非工作时间为其办理立案、预交、结算、退还诉讼费等手续。根据区域中心工作,在特定时间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开设专门绿色通道。对困难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缓减免交纳,对特困信访人争取司法救助。专门开设院领导接访窗口,院长每周二接访,彻底改变了过去“法院找领导,楼上楼下跑”的局面。

四、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第一,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但法院受资金与人员素质的限制,诉讼服务体系运行中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监控系统、案件自助查询系统、远程立案都有待进一步拓展。第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员培训、文明用语有待规范,功能有待进一步延伸。第三,干警积极性有待提高。工作压力大,职级晋升慢,不少干警一辈子任劳任怨,工作无任何差错,最后无任何职级退休离岗。第四,人员数量有待增加。案件迅猛发展,案多人少矛盾加剧,但人员编制不增,法院无力调配更多人员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

来源:研究室
责任编辑: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