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攻坚之年的机遇和挑战
——聚焦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
作者:记者 罗书臻  发布时间:2016-01-25 14:18:54 打印 字号: | |

1月23日,北京迎来了最冷的一天,但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的会场,一个个“热词”却在发酵——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设3.0版……

2015年,人民法院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2016年,人民法院如何打出漂亮“攻坚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同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良好开局,人民法院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任务显得十分紧迫。

“增强看齐意识,勇于改革创新,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推动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周强院长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015年的人民法院:

工作很拼效果很赞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新成绩的一年,是审判执行工作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是司法改革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深化司法公开、加快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

这一年,人民法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角色定位更加明晰。最高人民法院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台有关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美国康菲石油子公司海上污染案、“二战”中国劳工对日本企业索赔案、“闽霞渔01971”轮在钓鱼岛海域与外籍货轮船舶碰撞损害责任案等一批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的审理,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服务外交和对港澳台工作的良好大局观。

这一年,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便民利民措施频频出台。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为当事人提供了线上线下、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完善审判监督机制,依法开展冤假错案复查和再审工作,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刑事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一年,人民法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创办《法治天下》栏目,进一步弘扬了法治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成了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人民法院报特刊“正义的审判”,创作微电影、电视剧等法治题材文艺作品,在全社会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一年,人民法院全力以赴推进司法公开和信息化建设,司法更阳光更透明。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初见成效,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开案件信息23万条,全国法院公开裁判文书1448万份,公开被执行人信息3428万条。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建设已经完成,建成覆盖四级法院的专网和信息集控管理中心,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统一各级人民法院案号标准,案件信息新型标准体系基础框架初步搭成,首次实现对人民法院司法职权活动的类型化处理。

五大发展理念: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会议提出,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挑战何在?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考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案件数量持续大幅攀升,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司法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审判方式、审判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三是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机制落实不够到位,执行惩戒机制部门间还存在协作不畅的问题,实行法院人财物省级统管后,相关管理体制、配套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四是人民法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反“四风”和扫除司法腐败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机遇又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会议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如果能充分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揽工作大局,人民法院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会议强调,要坚持突出重点,依法保障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要高度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加强司法应对。要依法妥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产能过剩,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要高度重视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诉讼,有针对性地加强研判和司法应对,确保相关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化解。

2015年12月23日,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提出,在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中要坚持依法保护产权、尊重契约自由、坚持平等保护、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倡导诚实守信、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六项原则”,此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六项原则”,坚决摒弃“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等错误思想,做到严格依法办案。要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以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要深入研究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区分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努力做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新者、宽容失误者、惩治犯罪者。

司改和信息化:

两轮齐动两翼齐飞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民司法工作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谈到司法改革和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时,周强院长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两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事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事关干警切身利益,事关人民司法事业长远发展。会议提出,各级人民法院要根据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如期实现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设目标。

2016年,司法体制改革将打响攻坚战: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将继续推进,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意见,切实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法官惩戒办法、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法官员额制等基础性改革的配套制度将继续完善,法官职务序列改革将分“两步走”,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法官单独序列管理及工资制度改革将扎实推进;诉讼程序制度和审判机制改革也将大力推进,这项改革将把推进庭审实质化和改革庭审方式结合起来,推动提高证人出庭率、律师辩护率,让控辩审三方围绕庭审程序开展活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逐步展开,最高人民法院将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民陪审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与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民政部选民登记信息系统对接,为落实人民陪审员随机抽选机制提供便利。

2016年,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设将加速推进: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充分挖掘和释放司法审判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让“司法大数据”说话;建设四级法院联网的“人民法院电子诉讼档案查阅服务平台”,为实现诉讼服务平台网络预约阅卷和律师服务平台互联网阅卷提供保障,解决“调卷难”、“阅卷难”问题;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标准化工作改革,全面修订、整合人民法院现行标准,完善裁判文书样式、司法统计指标、案由等标准,加快建设各级人民法院统一适用、与国标等标准充分衔接的新型标准体系;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上线和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网站开通为契机,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及时全面上传裁判文书,充分发挥裁判文书网的功能作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法治好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责任编辑: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