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文水法院:看胡兰法庭如何念好“调解”这本经
  发布时间:2016-08-18 10:54:46 打印 字号: | |

从汉字的结构上讲,“判”字是用刀各半分割利益,是一种依法强制,“调”是用周到的语言来处理问题,是当事人的一种自愿。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下胡兰法庭如何念好“调解”这本经!

胡兰法庭位于文水县第二大乡镇——刘胡兰镇,与镇政府仅一墙之隔。无论春夏秋冬,人们总能看见,一大早就有群众等候在法庭大门口。对于大家或急或缓的心理,胡兰法庭都有相应的办法。

首先,调解要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即使调解也要使当事人明白责任的归属。通过调解,使当事人明白什么是被法律禁止的,什么是受法律保护的,从而达到加强当事人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纠纷的目的。

其次,调解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面对纷繁复杂的纠纷、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要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1、对固执己见的当事人,要充分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站在尊重、信任的角度,打消其对立情绪,同时悉心聆听,像拉家常一样聊天,推动案件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促使当事人接受法院提出的调解方案。

2、对刚愎自用的当事人,要善于发现其弱点,先让其开口说话,尽可能多地掌握情况。当其提出解决办法后,法官再助其分析,引导其发现自身想法的错误或不合理,从而为调解工作打好基础。

3、对生性懦弱的当事人,要婉言抚慰使其情绪好转,对有轻生念头的,要积极开导使其回心转意。要注意仔细观察,掌握当事人情绪特点,区别对待,把握时机。一旦发现当事人情绪激动,要先设法使其冷静下来,利用亲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予以启发、感染,避免发生过激行为。

4、借助外力调解。这里所说的外力,可以是镇司法所的同志、当事人的亲属、委托代理人、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甚至与本案原本无关的第三人。在调解前了解基本案情和争议焦点,摸清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以便找准借力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心调解是法庭工作的核心。调解工作不是蜻蜓点水,而是深入案情,感同身受当事人的困惑和心情。还要熟悉法律法规,查找依据,有针对性地反驳当事人的不合理请求,依靠法律的震慑力约束当事人。语言上要留有余地,富有弹性,以柔克刚。

基层法庭的案件大多经过村委会、村调解委员会、乡镇司法所处理,多方难以化解才会诉至法院。通过了解之前的调矛途径,掌握有价值的线索,将其运用到法庭调解中,也能增加不少正能量。

胡兰法庭转变工作重点,侧重调解。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轻言放弃。通过调解,矛盾更易消弭,裂痕更易修复,当事人又能了解办案的全过程,真切感受法庭的公正、法官的认真、办事的透明,彻底打消“官断十条路,九条人不知”的疑虑,不愧“东方之花”美誉。

来源:文水法院
责任编辑: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