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刊
兴县人民法院“十二五”期间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白继凤  发布时间:2016-11-29 17:02:44 打印 字号: | |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上级法院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兴县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公开取得长足进步,审判法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推动了全院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集中展现了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一、基本情况

启动了审判法庭建设项目并如期封顶。兴县法院审判法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4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90平方米。工程于2015年11月5日破土动工,于2016年6月主体封顶。项目总投资2085万元,中央投资871.6万元,省级投资210万元(未到账),同级投资145.44万元,拖欠债务857.96万元。

信息化建设和司法公开取得长足进步。安装启用了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使审判、执行案件操作程序规范化,审限和流程管理信息化。加强了科技法庭建设,装备了数字法庭高清录像系统,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网络直播,满足庭审音像资料存档、远程观摩和在线监督的需求。同时,加大对执行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投资20余万元采购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幕、传输设备等。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

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了诉讼服务中心,分别设有立案接待大厅、院长接谈室、信访接待室等。集合立案审查、查询咨询、材料收转,以及导诉服务、判后答疑等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低成本”的诉讼服务。

改造办公环境落实从优待警。对办公楼进行了修缮,对内部设施进行了完善,改善了办案条件,美化了办公环境。另外,利用办公楼现有条件建设了简易干警食堂,方便了干警就餐。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成立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在院党组领导下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院党组定期听取基建工作情况,专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基建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建立健全资金优先保障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基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基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案办公条件。一是投入中央、省、县各级资金1227.04万元,新建兴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二是更换陈旧办公设备,配备安保设备,强化安全检查,保障审判秩序和人员安全;添置乒乓球桌、运动器材、图书,增添小食堂厨房设备,改善宿舍、图书室、活动室的环境。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办公现代化步伐。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对每一起案件从立案、审理、结案、评查、执行、归档、统计等各个环节均在网上运行,实现对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了庭审活动科技化,充分优化和整合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数字化监控体系和现成的网络基础,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实现内网庭审网络直播。对全院干警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运用技能培训,使每位干警具备基本的电脑办公能力。通过政务网站及时发布改革成果、队伍建设经验、审判工作进程等信息,使政务网站成为集案件流程管理、业务资讯、新闻信息、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负担较重。法庭建设尚有800余万元债务未化解,经费保障存在缺口。需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按照政策和程序落实项目配套条件和资金。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基建工作接受指导、检查或培训少,存在不规范不细致的情况。需要规范程序,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础建设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力争把兴县法院新的审判法庭建成精品工程。

来源:兴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