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最高法工作报告闪现十大“金句”,哪句晃了你的眼
  发布时间:2017-03-14 08:17:17 打印 字号: | |

 

时间:3月12日上午

地点:人民大会堂

人民法院工作再一次接受全国人大代表的“X光检测”。就在现场的小编“被深深滴震撼了”!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金句”频出,既掷地有声,又深情款款。

 

 

1 对外逃腐败分子虽远必惩,让其难逃法网。

 

 

在国内巧取豪夺,去国外潇洒自在,外逃贪官这种美梦破灭了。报告指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司法解释,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依法审理“红色通缉令”人员李华波贪污、闫永明职务侵占等案件。

 

2 冤错案件的发生,让正义蒙羞,教训十分深刻。

 

 

2015年的呼格案,2016年的聂树斌案,正义虽然最终得到实现,但是让人痛心生命错失的沉重,遗憾公正的迟到,倍感司法公正的珍贵。报告提出,要坚决引以为戒,强化办案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司法惩恶扬善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狼牙山五壮士是逃兵?“烧烤”邱少云?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抹黑贬低英雄人物,激起了公众的愤怒。报告旗帜鲜明地表示,发挥司法惩恶扬善功能,坚决维护英雄形象。

 

4 他们是新时期公正司法的践行者、司法改革的燃灯者、司法为民的奉献者,他们用忠诚乃至生命筑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案件多,难度大,法官常年超负荷工作,身心状况堪忧,仅过去一年,就有36名法官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退休法官傅明生遭报复杀害,更是暴露出法官自身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因此,当周强院长讲到“他们用忠诚乃至生命筑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句话时,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法官奉献精神的赞扬。

 

5 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人民法院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两大“引擎”。信息化为司法改革提供科技支撑,反过来司法改革需求引领信息化发展。

 

6 铸牢规范审判权的“数据铁笼”

 

 

司法改革以后,院、庭长不再签发裁判文书,如何解决放权之后的监督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提出,开发智能审判、庭审网络巡查等系统,实现案件网上流转、审限监控等功能,这实际上是利用信息化技术, “把权力关进笼子”。

 

7 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情为法院及时主动告知

 

 

案子进展到哪一步,是什么人在负责,什么时候会有结果……这都是当事人最想知道的信息。现在,人民法院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网站等信息平台,在案件审理的关键节点,主动发送信息,接受监督。当事人实现了“一机在手,万事都有”。

 

8 基层法官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讲法理,用真情化解矛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关怀和温暖。

 

 

一张法官溜索过河巡回审判的照片,去年红遍全网。其实它是基层法官普普通通的工作现状,即使在最基层、最偏远的地方,司法服务也没有缺席,人文关怀是司法最温暖的颜色。

 

9 让司法裁判真正成为惩治违法失信的利剑。

 

 

“欠钱的是大爷”,一句俗语道出了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无奈。人民法院向执行难亮剑,对存款、房屋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实行信用惩戒,依法惩治拒不执行裁判行为,2016年,司法拘留1.6万人,追究刑事责任2167人。欠钱的,你真不是大爷了。

 

10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网上流传,因为缺乏安全感等原因,中国富人10个人中,3个已移民,4个在移民的在路上。先不说这句话的真实性,但至少反映出一部分人的担忧。报告有两处集中讲述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依法惩治侵犯产权犯罪,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慎用强制措施,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为市场主体营造安全的投资创业环境。这是要通过司法途径来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

 

当我还在回味这“十大金句”时,耳边的阵阵掌声告诉我,此时此刻,被震撼的不止我一个人,而是我们。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贾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