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位近60岁的老人拿着一份特殊的“感谢信”,在文水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和法警的搀扶下,找到刑事审判庭的武法官。令人不解的是,她并不是任何案件的当事人。
原来她是武法官热心帮助过的一名群众。
故事从这里开始……
老人姓闫,多年前与丈夫离婚,独自一人靠着捡破烂把四个儿女养大成人。都说养儿防老,可她的儿子却因犯罪被判入狱,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由闫某抚养。而武法官正是闫某儿子的案件承办人。其他子女或不在身边,或不愿赡养老人,无奈之下,闫某将四个儿女上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四个儿女每人每月支付老人赡养费及住院治疗费。
偶然的机会,武法官了解到闫某的生活现状,得知老人多年前就与女儿断了联系,他不仅给予老人经济上的帮助,还四处打听,为老人寻找女儿的下落,希望她们母女早日团聚,老人也有所依靠。
老人在和我们的工作人员讲述她的经历时,多次留下激动的泪水,一直念叨着武法官是她遇到的最善良、最热心的人,感谢文水法院培养出了好法官。她用“无私扶弱困,有意助团圆”“为民办实事,公正又廉洁”几个大字表达着她的感激之情。而武法官用他的真诚与实际行动帮助弱势群体,浸透着对群众的关切,体现出一名普通法官的为民情怀,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