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制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利益格局。无论是司法责任制,还是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制度,均涉及司法权力运行、管理体制、人员配置,无一不是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员额制改革所带来的办理压力,对于人员短缺、现有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基层法院而言更是困难重重。
员额制改革前,岚县人民法院共有中央政法编制人员35人,工勤人员6人,年受理案件1500件,人员数量为全市最少,案件受理数量为全市中等水平。人员构成为55岁以上5人,50岁以上17人,35岁以下13人,人员结构失衡,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
员额制改革后,未入额法官停止分配新案件,一线办案法官由原来的24人减少到12人。许多庭长、部门负责人和老法官未入额,而这些人员的调配成为摆在岚县法院党组面前的一道难题。摆在岚县法院面前的另一难题是旧存积案,有些案件能在数字法院系统内找到底数,但有一部分成为了长期积累的抽屉案。
岚县法院党组痛下决心,化压力为动力,坚持遵循司法发展的内在规律,精心补短板,大胆破难题,坚持分类处理,精准突破根治顽疾,审判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清理旧存积案底数。要求所有办案人员将手中存留的旧存案件以报表的形式上报院党组,同时要求立案庭依照案件收结案登记表进行筛查并将结果上报院党组。院党组从两份报表中确定旧存案件底数,将确定的旧存案件情况交办公室留存。凡在旧存案件登记表中没有信息的案件一律不得加盖院章,不准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文书。结合当事人举报和反馈情况,责成院纪检组严厉查处,确保诉讼积案不留死角。
二是全力清除旧存积案。充分挖掘未入额法官办案能力,将所有未开庭的旧存案件全部从员额制法官手中移出,转给未入额法官办理,为每个案件确定最迟办理期限,制定台账,按时销号。对没有按时结案的未入额法官进行诫勉谈话。如再未按时完成任务,将取消全年绩效奖金,并将考核等次评定为不称职。这种做法既保证了旧存积案的清理速度又减轻了员额制法官的办案压力,让员额法官轻装上阵。截止2017年底,该院摸排出来的125件2017年度以前旧存案件除2件正在鉴定外,其余已经全部清理完毕。
三是建立专业审判团队。结合该院工作实际,将入额的8名民事审判法官以庭为单位组成侵权类案件、婚姻类案件、合同类案件、借贷类案件4个专业审判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类案件,每年进行一次轮换。每个审判团队均统一适用审判联席会议确定的裁判标准。对因个案原因不能适用统一裁判标准的案件,全部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有效地杜绝了“同案同诉不同判”的问题,案件审理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17年,该院新收诉讼案件除20件因法定事由未审结外,其余案件均已全部审结。新收诉讼案件结案率为95.94%,其中刑事案件结案率为100%,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四是提高干警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奖金作用,坚决摒弃紧紧依据考核评定中称职即领取部分绩效考核奖金的做法,严格按照审判执行约束性指标和行政工作量对每位干警进行考核,坚决破除一刀切、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对每位干警进行量化考核,分等次发放绩效考核奖金。2017年,该院中央政法编制干警中,有6人未领到绩效考核奖金,1人仅领取到人均绩效考核奖金的50%,有效地激发了一线办案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截至今年5月21日,该院结案率排名全市第1名、全省第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