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吕法青年大学堂开讲:一位务实的乐天派诗人
  发布时间:2023-08-18 21:26:11 打印 字号: | |


  为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勉励青年干警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在职党支部为单位,组建了五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并开设“吕法青年大学堂”,设置“理论前沿”“经典品读”“党史学习”“法言法语”等栏目,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充分激发干警创造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浓厚“青年大学习”氛围。

  8月16日下午,吕法青年大学堂如约而至,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王霞,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袁子捷,党委办主任斛艳艳参加。本次大学堂以“苏轼:一位务实的乐天派诗人”为题,通过讲述苏轼一生的“三起三落”来了解他的务实乐观、平等创新,由第二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第二党支部青年干警李文翠主持,第二党支部青年干警贺凡伟分享。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父为苏洵,弟为苏辙, 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考中进士后,苏东坡先任陕西凤翔府判官,后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下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当地方干部,除葑田,疏湖港,筑长堤,抗洪水、挖煤炭、 抓冶铁、造兵器、劝农桑、修水利、建黄楼,辛勤耕耘八年,显示出他卓越的工作能力。

  公元1079年,43岁的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豁达洒脱的气度。

  公元1085年4月,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公元1089年7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期间提出,虽然罪犯是犯人,犯了罪,但他们的罪过自有律法制裁,但是犯人也是人,即使被处死,也要安顿好他们的后事。这样颇具人道主义关怀的观念,更令我们看到,千年前的苏轼,早已具有平等观念,哪怕他是囚犯。

  公元1091年3月,时年55岁苏东坡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公元1093年9月,哲宗亲政,无情打击“元祐党人”,苏东坡被一贬再贬,贬至定州惠州儋州。在儋州,重教育,开荒地,找泉水,制法墨,发扬中医,教化万民。

  作家祝勇说:“每一个中国人,心头都萦绕着苏东坡的诗句词句。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比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面,有孤独,有洒脱,有深情,也有豁达……

  苏东坡一生,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我们能从他身上学习的也太多,比如无惧挫折的乐观精神,不畏强权的一身正气,尊重人权的平等观念,热爱生活的创新能力等。

  本期“吕法青年大学堂”到此结束

  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二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王佩佩

  苏东坡一生,没有在仕途上做到很高的位置,多是被贬。但即便如此,他每到一处,他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和拥戴,这便是因为他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利,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造兵器、劝农桑、修水利、建黄楼、重教育。他身上这种实干肯干、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第二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高田雨

  千年前的苏轼,早已具有平等观念,提出过颇具人道主义关怀的观念。他们是犯人,犯了罪,但他们的罪过自有律法制裁,但是犯人也是人,即使被处死,也要安顿好他们的后事。作为吕梁中院的一名青年干警,我更应该学习好平等、公平、公正等法律精神,贯彻于日常的工作之中,彰显现代法律情怀。


 
来源:第二党支部 贺凡伟
责任编辑:贾尧